日前,腾讯游戏的两款移动端产品新鲜亮相,它们分别是由腾讯天美工作室群研发的《怪物猎人:旅人》以及光子工作室研发的《最终幻想14:水晶世界》。
《最终幻想14:水晶世界》已经于8月获批版号,而《怪物猎人:旅人》的版号很可能与9月版号名单中腾讯新到手的名为《狩》的版号条目息息相关。
这两款产品走的是典型的获取海外IP特许经营权进而进行手游化开发的腾讯老路子。
很早之前,腾讯就已经凭借《使命召唤》等IP的特许经营开发获得了移动游戏领域的多次成功。比如《使命召唤》手游就在2019、2020两年分别拿下了TGA最佳移动游戏奖项和提名。
往近了说,今年腾讯的《极品飞车》IP衍生手游《极品飞车:集结》和《文明》系列衍生手游《世界启元》分别在上线首月斩获破亿流水,也足以让人望而生畏。
从经验上来看,海外IP手游化的个中流程与全套打法,对于腾讯来讲已是相当熟悉。故而这两款脱胎于《怪物猎人》和《最终幻想14》的移动端产品,可以预测应当具备腾讯出品的标准品质,但是否能达到原始IP的水准还有待商榷。
这两款游戏的爆料都相当早期,22年就有消息称《怪物猎人》手游将由天美打造。
2018年,在腾讯宣布和《最终幻想》的缔造者SE组成“战略合作联盟”之后,就有传言称《最终幻想14》手游是两家厂商众多合作项目里的其中一个。
所以可以预料的是,这两款已经给出部分成熟画面PV的产品并非腾讯的新项目,而是早有酝酿。它们很可能集中诞生在早年腾讯热衷于特许经营权开发的阶段。
而在今年4月,路透社的一篇报道已经指明,腾讯将正式减少海外IP的再开发,聚焦于自研业务。
当时正处于腾讯2023财年Q4财报的公示期,彼时腾讯游戏业务的销售额略有下降,距离马化腾在年初发表 “新生代游戏公司层出不穷,从玩法类到内容类的转变一时无所适从,友商不断产出新品,我们就好像毫无建树的感觉。我们也推出了新品,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好。”的言论才过去了不到三个月。
路透社的这篇报道援引多个信源消息,指出腾讯将扩大自研在业务线的比重。
从事实来看,腾讯的许多动向也确实如此。
首先是,腾讯曾抽调了与育碧的合作手游项目《刺客信条:侠影》的开发人员投入《元梦之星》的开发以对抗网易的《蛋仔派对》,导致《刺客信条:侠影》上线日期推迟至2025年,该消息也来自路透社的信源。
再者,就是今年年初消息称,腾讯已经叫停了对SE旗下IP《尼尔》的手游开发,原因似乎是“找不到合理的盈利模式”,并裁撤了负责该项目的天美工作室群J2工作室人员,而J2工作室还负责有关育碧《全境封锁》衍生项目的开发。
除此之外,腾讯与EA合作的《APEX》手游有关开发也已早早终止。
在关闭、推迟特许经营开发项目的同时,对内,腾讯还启动了自研游戏孵化激励项目“春笋计划”该计划允许对有潜力和创意的项目批复最高3亿人民币的开发资金。
路透社信源还称,在年内,腾讯还在一些谈判中致力于推动将特许权使用费分成降至销售额的10% 以下。
所以综合考虑,腾讯转化海外IP的策略的确是有所收紧的,或许是腾讯判断《怪物猎人》和《最终幻想》IP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和可以预见的盈利能力,这两个项目才得以稳定推进。
虽然如此,这一策略毕竟算是腾讯长此以往形成的舒适圈之一了,要突然一蹴而就地刹停太过天方夜谭,因为不仅自研能力的抬升需要更多时间沉淀,已经上马的项目也不可能说动就动,比如《彩虹六号》手游,版号已至,砍掉的可能性不大。
茶馆分析,在加大自研比重的前提下,腾讯未来或许会更加注重于真正热门的海外IP转化,特许经营权购买策略会进一步向高质量IP靠拢,以少而精取胜,而非如以往一般大操大办,最终,特许经营开发只会作为自研主导的腾讯游戏业务的补充。
《怪物猎人:旅人》以及《最终幻想14:水晶世界》将是典型代表。
另外,一个巴掌拍不响,这些海外IP的持有者们早先需要腾讯的国产移动游戏开发经验,因为这一部分的能力是这些海外大厂相对欠缺的,而随着移动端市场的不断扩大,在IP矩阵的环节愈发重要,这块肥肉应该没人会想继续让中国厂商分走大头。
比如微软,就在今年推出了移动端产品《使命召唤:战区》,其必然与腾讯的《使命召唤》手游形成竞争。
或许,日后中国厂商拿下海外IP特许经营权的机会也会减少。
发表评论